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劳动者可在经济困难、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且符合条件、因劳动纠纷...
2025-11-12 0
民事纠纷立案费怎么收?民事纠纷立案费即案件受理费,收取规则因案件性质和标的额而异。财产案件分段累计交纳;非财产案件如离婚、侵害姓名权等有不同收费标准;知识产权民事、劳动争议案件也各有规定,当事人可参照标准确定立案费。接下来河北新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事纠纷立案费怎么收
民事纠纷立案费即案件受理费,其收取规则根据案件性质和标的额有所不同。
财产案件,按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非财产案件,如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侵害姓名权、名称权等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当事人可依具体案件情况,参照上述标准确定立案费数额。
二、民事纠纷调节还会开庭吗
民事纠纷调解后是否开庭,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调解成功,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通常不会再开庭。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按协议履行相关义务即可。比如在一些简单的借贷纠纷中,经调解债权人与债务人就还款时间、方式等达成共识,签署调解协议,案件就此了结。
然而,存在多种情况可能导致调解后仍需开庭。其一,调解未成功,双方无法就争议事项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案件会继续按照诉讼程序推进,法院将安排开庭审理,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法庭辩论情况作出判决。其二,调解协议签订后,一方反悔且有合理理由,如发现新证据足以影响调解结果等,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也可能撤销调解协议,重新安排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以确保公平公正的裁决。
三、民事纠纷不调解会立案吗
民事纠纷不调解是可以立案的。在民事诉讼中,调解并非立案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向法院提交符合要求的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经法院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便会予以立案受理。
立案条件一般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便当事人拒绝调解或未经历调解环节,法院也会依法立案。
立案后,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安排后续的审理程序,调解在诉讼过程中仍然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进行,但并非强制要求。当事人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调解,不调解不影响案件正常进入审理阶段,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裁判。
以上是关于民事纠纷立案费怎么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