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文章正文

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

法律 2025年11月14日 06:07 5 admin

       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限。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经确认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累计最长24个月。评残后停原待遇享伤残待遇,期满仍需治疗继续享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由单位负责护理。接下来河北新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

        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也就是说,停工留薪期正常情况下最长为12个月;若经确认延长,最长累计不超过24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停工留薪期没到就上班了,怎么补工资

        停工留薪期未结束就上班,工资补偿方式如下:

        -**正常上班工资**:职工上班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正常出勤情况,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上班期间的工资。比如职工正常月薪是固定金额,就按此金额正常发放上班时间段的工资。

        -**停工留薪期工资补足**: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本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若提前上班,用人单位需补足停工留薪期剩余时间应得的工资。计算方式通常是用停工留薪期应得的月工资乘以剩余未休的停工留薪期月数(精确到天数时,可按每月法定工作日数进行换算)。

        -**证据留存**:职工需留存相关证据,如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能证明停工留薪期时长的材料,以及考勤记录、工资条等,以便在工资补偿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若用人单位拒绝补足工资,职工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三、停工留薪期可以解除合同吗

        停工留薪期内,原则上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同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不能以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等理由,以及经济性裁员等方式,在停工留薪期内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

        但是,如果工伤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若工伤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并不禁止。

        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伤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河北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