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文章正文

民法典意定监护有哪些,监护权的内容

法律 2025年11月21日 07:27 4 admin

       民法典意定监护有哪些,监护权的内容?意定监护是成年人清醒时通过书面形式确定未来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人。其形式要求书面并明确相关内容。监护权内容含人身监护、财产监护、代理民事活动,各方面有不同职责。接下来河北新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法典意定监护有哪些,监护权的内容

        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时,通过书面形式,比如意定监护协议,确定自己未来在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人。

        意定监护的形式要求为书面,需明确监护事项、监护权限、监护期限等内容,以保障意思表示真实、准确。

        监护权的内容包含多方面:

        一是人身监护,监护人有保护被监护人身体健康的责任,防止其受到侵害;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起居,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对被监护人进行适当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在必要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是财产监护,监护人需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不得随意处分。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其财产,要保障财产的保值增值,定期对财产状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三是代理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时,监护人以被监护人的名义参与民事活动,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保护被监护人在民事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二、监护人一定是父母吗,可以是姥姥吗

        监护人不一定是父母,姥姥可以成为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但在特定情形下,其他近亲属可以担任监护人。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所以,当未成年人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姥姥若有监护能力,经法定程序可以成为监护人。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能得到妥善照顾和监护,维护其合法权益,确保其健康成长。姥姥成为监护人,要履行好对被监护人的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等责任,保护被监护人利益。

        三、监护人不是父母可以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吗

        监护人不是父母,若满足一定条件可以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

        按照相关规定,只要是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其负有抚养、教育义务,且该未成年人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监护人就可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具体来说,在进行扣除时,需准确填报被监护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等,以及其接受教育的相关情况,如就读学校、受教育阶段等。

        需注意,扣除标准是按照每个子女每月定额扣除一定金额。并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扣除方式一经确定,不得变更。若存在多个符合条件的被监护人,监护人可按规定对每个被监护人分别进行扣除。只要法定监护关系成立,且符合教育扣除的条件,非父母监护人同样能够依法享受这一专项扣除政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意定监护有哪些,监护权的内容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发表评论

河北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