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文章正文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种情形有哪些

法律 2025年11月09日 13:26 4 admin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种情形有哪些?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有6种情形: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如单纯借贷纠纷;无明确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且无正当理由;申请人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没有明确被申请人;争议已由其他机构处理。具体详细内容和河北新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种情形有哪些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存在以下6种情形:

        1.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劳动仲裁仅受理特定的劳动争议,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解除等方面的争议。若纠纷不属于此范畴,像单纯的借贷纠纷,劳动仲裁将不予受理。

        2.无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需清晰说明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何种责任,以及支撑该请求的事实依据。若请求模糊、事实不明确,仲裁委无法进行审理,会不予受理。

        3.超过仲裁申请时效: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劳动仲裁,超出时效提出申请,且无正当理由,仲裁委不予受理。

        4.申请人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只有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能作为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若主体不适格,仲裁委不予受理。

        5.没有明确的被申请人:申请人需明确指出与之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若被申请人不明确,仲裁委无法开展审理工作,会不予受理。

        6.争议已由其他机构处理:若该劳动争议已由人民法院、劳动监察部门等其他机构处理并作出结论,劳动仲裁委通常不再受理。

        二、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救济办法有哪些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时,当事人可采取以下救济办法:

        1.向法院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争议事项。

        2.检查材料补充申请:若因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受理条件被不予受理,可仔细查看不予受理通知书上的原因,补充完善材料后再次申请仲裁。例如,若缺少关键证据,应及时收集;若申请书格式不符合要求,按照规定重新撰写。

        3.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说明仲裁不予受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请求上级部门监督和指导。上级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督促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

        三、劳动仲裁后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劳动仲裁后法院不受理,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核实不受理原因**:法院不受理会出具书面裁定,明确不受理的具体理由。常见原因包括仲裁未前置、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起诉材料不全等。仔细查看裁定内容,了解问题所在。

        2.**补充或更正材料**:若因起诉材料不全不受理,根据法院要求补充材料。比如缺少证据原件、起诉状格式有误等,及时完善后重新起诉。

        3.**针对不属于受案范围处理**:若因案件不属于法院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不受理,需确认是否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等。

        4.**对仲裁前置问题处理**:劳动争议一般需先仲裁,若未经仲裁直接起诉,应先完成仲裁程序。若已仲裁但法院认为程序有问题,可提供完整仲裁材料证明已完成前置程序。

        5.**提起上诉**:若认为法院不受理裁定有误,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裁定并指令受理。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种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发表评论

河北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