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无法到案怎么办?取保候审期间无法到案,处理方式有:没收保证金或处罚保证人;重新采取强制措...
2025-11-22 2
第一次醉驾会判刑吗?第一次醉驾一般会被判刑,醉酒驾驶机动车属危险驾驶罪,血液酒精含量达或超80mg/100ml即构成醉驾。法院量刑会考虑酒精含量、是否发生事故等因素,通常无加重情节会判拘役并处罚金,还会吊销驾照五年内禁考,因醉驾致重大事故构成其他犯罪按重罪处罚。具体详细内容和河北新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第一次醉驾会判刑吗
第一次醉驾一般会被判刑。根据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一旦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即构成醉驾。
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酒精含量,如果远超80mg/100ml,量刑可能相对较重。还有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若发生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会加重处罚。此外,有无自首、坦白、立功等情节也会影响量刑。
通常情况下,第一次醉驾没有加重情节的,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在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同时,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若因醉驾发生重大事故,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第一次醉驾面临判刑的可能性较大,具体量刑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醉驾判刑哪年开始的
醉驾入刑是自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驾驶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此后,对于醉驾行为的刑事惩处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量刑标准。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量醉驾者的具体情节,如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血液酒精含量高低等,来准确量刑。这一规定旨在有效打击醉驾这一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它提醒驾驶者切勿心存侥幸,酒后驾车,否则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三、醉驾是否属故意犯罪
醉驾属于故意犯罪。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明知醉酒驾驶机动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仍然在醉酒状态下驾驶。这种明知故犯的心理态度体现了故意的主观罪过。
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积极主动地实施了醉酒驾驶行为。其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却选择在醉酒后驾车在道路上行驶,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故意为之的行为。
从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也能得到印证。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该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司法机关在认定醉驾案件时,依据行为人醉酒驾驶的客观事实以及其主观上对醉酒驾驶后果的认知,判定其构成故意犯罪。
综上所述,醉驾具备故意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以上是关于第一次醉驾会判刑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