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离职了怎么补偿?劳动合同解除补偿依情形定。协商一致解除,单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违法...
2025-11-23 0
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办?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社保,员工可先与单位协商补缴;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责令单位改正并处罚;也能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合同及支付经济补偿;不服仲裁可起诉。维权要注意收集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据。接下来河北新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补缴社保。通过沟通,明确告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违法性及对员工造成的影响,争取协商解决。
其次,若协商不成,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补缴社保费用,并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再者,员工也可申请劳动仲裁。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仲裁委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裁决。
最后,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员工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员工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事实。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用人单位能扣员工工资吗
用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扣员工工资。但在特定情形下是允许的。
如果员工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从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另外,依法代扣工资是被允许的。比如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
若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随意扣工资,员工有权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员工加付赔偿金。员工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用人单位搬迁员工不同意
用人单位搬迁,员工不同意的情况较为常见。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作地点,而用人单位未经员工同意擅自搬迁至较远地点,导致员工通勤成本大幅增加或工作极为不便,员工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标准通常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
员工应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表达自身诉求,争取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如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等。若协商不成,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权益。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地点变更通知、通勤费用增加的凭证等,以便在仲裁或诉讼中有力支持自己的主张。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