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文章正文

劳动合同什么时候是无效

法律 2025年11月27日 00:37 2 admin

       劳动合同什么时候是无效?法律规定,三种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是以欺诈等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合同;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三是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由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付出劳动就应获报酬。具体详细内容和河北新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合同什么时候是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比如,劳动者伪造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用人单位威胁劳动者签订不合理合同条款,此类合同因违背一方真实意愿而无效。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例如,用人单位在合同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这排除了劳动者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该条款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严重超出法定标准且无相应补偿,就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合同可能无效。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二、劳动法损害劳工怎么处理

        当劳工权益受到劳动法相关损害时,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协商解决:劳工可先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明确指出单位的违法之处,要求其改正并给予合理赔偿,这种方式较为直接高效,能避免矛盾激化。

        2.调解:若协商不成,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会居中斡旋,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投诉举报:劳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罚。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工可向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劳动监察大队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4.仲裁: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5.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劳工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三、违反劳动法怎么认定工龄

        违反劳动法情况下认定工龄,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原则,以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一般而言,认定工龄依据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的时间。主要通过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材料来证明。劳动合同能明确双方劳动关系起始与存续期间,是认定工龄的关键依据。工资支付记录可反映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段,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未按时支付工资,但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工作时长,该时段也应计入工龄。社保缴纳记录同样重要,只要存在社保缴纳,对应时段通常可认定为工龄。

        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行为,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等,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在这些程序中,劳动者需提供证据证明实际工作时间,包括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工作成果文件等。仲裁机构或法院会综合各项证据材料,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对工龄作出合理认定。若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证据缺失,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后果。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什么时候是无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发表评论

河北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