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薪资标准带薪标准?工伤期间薪资发放有规定。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
2025-11-18 0
劳动调节和仲裁的区别?劳动调解与劳动仲裁有诸多区别。受理机构不同,调解由企业等组织负责,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程序特点、效力、申请条件、解决速度也都不同,调解灵活简便、不收费,仲裁有法定程序、具强制性。具体详细内容和河北新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调节和仲裁的区别
劳动调解与劳动仲裁存在多方面区别。
受理机构不同,劳动调解一般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进行;劳动仲裁则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
程序特点不同,劳动调解程序相对灵活简便,不收取费用,双方自愿申请,调解员可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劳动仲裁有严格的受理、审理、裁决等法定程序,仲裁委员会会依法作出裁决,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效力方面,生效的劳动调解协议具有合同性质,双方应自觉履行;劳动仲裁裁决书一经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条件不同,劳动调解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启动;劳动仲裁需符合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等法定条件,比如因确认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等引发的争议。
解决争议的速度也有所差异,劳动调解通常可较快达成协议解决问题;劳动仲裁因程序相对复杂,耗时可能较长。
二、劳动认定仲裁开庭怎样
劳动认定仲裁开庭需遵循一定程序。首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按时到庭。庭审开始,仲裁员会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及委托代理人权限等信息。之后,进入事实调查阶段,双方围绕案件事实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申请人需清晰阐述劳动相关情况,出示能证明劳动关系、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被申请人则可针对申请人的主张进行反驳和举证。在辩论环节,双方就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充分发表意见,以维护自身权益。仲裁员会根据双方陈述、证据及辩论情况进行询问和调查。整个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应遵守仲裁庭纪律,如实陈述,不得干扰庭审秩序。最后,仲裁庭会根据庭审情况作出裁决。需注意,不同案件具体情况有差异,当事人应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在庭审中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争议能否直接仲裁
劳动争议通常不能直接仲裁,一般需先经过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按照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前置调解程序旨在通过第三方介入,促使双方当事人更平和、高效地解决纠纷,降低对抗性,同时也能减轻仲裁和诉讼的压力。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经劳动监察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劳动者可直接申请支付令,也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必先经调解程序。总之,劳动争议大多需遵循先调解再仲裁的流程,以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序进行和各方权益的有效维护。
以上是关于劳动调节和仲裁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